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 版 物:《上海经济研究》 (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30卷第11期
页 面:77-8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边市场视角下的贸易中间商研究:模式、机理与政策”(批准号:716731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领军企业创新链的组织架构与协同管理”(批准号:7173200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江苏法制化营商环节构建与深化利用外资研究”(批准号:17WTA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三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6JJD790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要素成本上升、产业断档与我国新型比较优势培育研究”(批准号:15BJY1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及模式研究”(批准号:16ZDA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而三次产业协调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各地自身三次产业协调程度也有助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试图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水平,并挖掘推动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机理。在对产业贡献度等初步评估后,本文重点采取耦合协调度,从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两方面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协调程度,发现总体上,上海三次产业协调度在长三角内部处于领先,浙江和江苏处于第二层次,而安徽则落后于其他两省一市。本文还针对长三角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影响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因素与机理,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均提升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政府干预加强对三次产业协调度的影响有两面性;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均提升产业增加值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但降低就业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