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沙氏下鱵鱼仔鱼的摄食能力和营养代谢 收藏

沙氏下鱵鱼仔鱼的摄食能力和营养代谢

Feeding ability and nutrient metabolism of the halfbeak (Hyporhamphus sajori) larvae

作     者:万瑞景 蒙子宁 李显森 

作者机构: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 版 物:《动物学报》 (ACTA ZO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3年第49卷第4期

页      面:466-4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02[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No .G19990 43 7)资助 

主  题:沙氏下触鱼 仔鱼 摄食能力 营养代谢 胸角 颌针鱼目 

摘      要:20 0 0年 6月 18日 14 :2 0时在 35°0 0′N、 12 1°0 0′E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的沙氏下鱼天然受精卵 ,将受精卵置于新鲜的海水中进行人工孵化 ,7月 1日 8时仔鱼开始孵出 ,0 5h后收集大约 5 0 0尾初孵仔鱼条进行饥饿试验。在培养水温为 2 4 2~ 2 4 8℃条件下 ,沙氏下鱼仔鱼孵化后 1h就建立起巡游模式 ,4h就具有非常高的初次摄食率和摄食强度 ,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为 2d ,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 3d ,饥饿不可逆转点发生在孵化后大约 3 5d ,不可逆点 (PNR)期仔鱼没有出现胸角这一形态学特征。沙氏下鱼仔鱼这么短的时间建立巡游模式 ,对仔鱼在混合营养期这一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建立起外源性摄食关系 ,在时间上取得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对种群的繁衍策略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说明在仔鱼的初次摄食阶段 ,自然海区中适合于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的种类、分布与数量对其早期的成活是至关重要的。PNR期仔鱼是否具有胸角以及胸角是否为仔鱼的饥饿体征因种而异 ,在渔业资源生态调查的仔鱼样品的鉴别工作中 ,应用仔鱼的胸角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时应因种而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