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刘宏伟 

作者机构:漯河市中医院河南漯河462000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年 卷 期:2018年第16卷第21期

页      面:3169-3171页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高血压 血管超负荷指数 左室质量指数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关性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病人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血压病分级标准分为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其中高血压1级组58例,高血压2级组64例,高血压3级组57例,另外选取同时期未使用任何药物且血压检测正常病人作为对照组(53例)。对所有入选病人进行常规生化指标、血管超负荷指数、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左室质量指数的测定,分析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各分级组血管超负荷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随着血压的升高其数值逐渐变大(P 0.05);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则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逐渐降低(P 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 mm例数逐渐增加(P 0.05)。结论血管超负荷指数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共同影响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