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 收藏

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

Effect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Ⅲ on hydrogen saline postcondition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ts

作     者:张国明 戴翠莲 晋群 张红明 孙媛媛 王禹 张乐 李刚 王焱 Zhang Guoming;Dai Cuilian;Jin Qun;Zhang Hongming;Sun Yuanyuan;Wang Yu;Zhang Le;Li Gang;Wang Yan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361004 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内科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61004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科教部361004 

出 版 物:《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年 卷 期:2018年第20卷第12期

页      面:1307-131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2712) 厦门市科技局惠民项目(3502Z20174006) 福建省科技项目(2018D0020) 

主  题:线粒体 电子传递复合物Ⅲ 心肌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盐水 高渗 

摘      要:目的探讨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开胸,在左心室前壁注射生理盐水60μl。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在急性心肌缺血45min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氢饱和盐水、氢饱和盐水+抗霉素A。检测各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等相对表达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假手术组无心肌缺血梗死,其他3组缺血面积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0.01%~53.67%,P0.05)。与后适应组比较,抗霉素A组羟自由基、丙二醛、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P-ERK、P-Ak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梗死面积增大[(14.22±2.61)%vs(10.01±1.21)%,P0.05]。结论线粒体复合物Ⅲ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发挥重要保护作用,但并非全部保护作用与其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