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树木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综述 收藏

利用树木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综述

Review on Trees for Monit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作     者:王晓艳 王小萍 王传飞 龚平 WANG Xiao-yan;WANG Xiao-ping;WANG Chuan-fei;GONG P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8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794-805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80 41701083) 

主  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树叶 树皮 树轮 吸附过程 影响机制 时空分布 树皮-大气分配系数 

摘      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持久性和高毒性的化合物,因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受到极大关注。树木已被证实是POPs的主要储库之一,树叶、树皮和树轮等是POPs良好的被动采样器,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出POPs大范围、长时间的污染状况。简要概述了近40年来利用树木研究POP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树木在偏远及污染水平极低地区进行POPs时空分布监测上的优势;就树叶、树皮以及树轮对POPs的吸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讨论,树木对POPs的吸附主要依赖于脂质以及表面气孔,并受树木特性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但目前这种影响机制并不明确;针对树木在POPs时空分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可通过树皮-大气分配系数来反演大气中POPs污染水平,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相较于湖芯记录,树木样品具有更准确的历史记录特征;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