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草原与草坪》 (Grassland and Turf)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5期
页 面:85-90,96页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3B06)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骨干项目(036012)资助
摘 要:中国是一个草原大国,具有悠久的草原管理历史。约1万年前,中华大地在渔猎生存方式中逐渐出现了原始畜牧业的萌芽,距今4 000年,出现了游牧部落,但有文字记载的天然草原管理思想出现得比较晚,蒙古族在元朝前后制定的法令起到了管理国家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作用;藏族从宗教思想、法令及民风民俗方面内容丰富,有效地保护了青藏高原生态和人文环境;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其法令也非常重视草地畜牧业保护。这些草地生态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更对现代草地生态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并从加强草原执法、加大宣传和增加投资等方面对当前草原建设提供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