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难治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收藏

难治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trium rehabilitation of incurable vertigo

作     者:王庆林 郭向东 姚卫杰 杨晓刚 

作者机构: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23期

页      面:5749-575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403439)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5ZY02015) 

主  题:眩晕 前庭康复 眩晕障碍量表 静态姿势描记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难治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137例难治性周围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康复治疗,30 min/次,3次/d,持续1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HI)、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问卷调查,并分析DHI评分的变化。使用静态姿势描记客观评估身体的摇摆程度。结果前庭康复治疗后,DHI、SAS和SDS评分均显著改善(t=7. 714、6. 898、4. 448,均P0. 01);多元回归显示,治疗前DHI评分、SSS评分和身体摇摆程度与DHI评分的变化密切相关(P0. 05);对于康复前DHI评分较高的患者,其身体摇摆程度越小,DHI评分改善越明显(t=-49. 447,P0. 05)。结论前庭康复有助于改善因为眩晕导致的感知障碍、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困扰;前庭康复前躯体化症状敏感的患者,前庭康复后眩晕感知障碍的改善较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