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产ESBL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分析 收藏

产ESBL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分析

Relation between plasmid map and drug resistence of ESBL-producing ***

作     者:张志坚 郭小兵 张钦宪 

作者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52 

出 版 物:《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8年第29卷第21期

页      面:1970-197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200703071) 

主  题:内酰胺酶类 大肠埃细菌 最小抑制浓度 质粒 

摘      要: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产ESBL大肠埃希菌100株,采用质粒提取试剂盒小量抽提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质粒条带,采用E-test试验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标准执行.结果:所有菌株均含有1~5条质粒条带不等,分子质量大小依次约为21000,9000,7000,3000,2500bp.相同质粒条带菌株的质粒在电泳时条带分布一致.不同质粒条带的菌株均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二代及三代中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MIC≥256mg/L),对头孢他啶表现为体外试验敏感(MIC≤4mg/L),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表现不一(MIC值分别为32,48,48,16,64mg/L).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对碳青酶烯类抗菌素稳定敏感(MIC分别为≤12,0.25mg/L).各组间均P〉0.5/0.9,表明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无差异.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质粒谱的类别和数量与耐药性相关性不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