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震中结构碰撞的接触单元模型的改进算法 收藏

地震中结构碰撞的接触单元模型的改进算法

Improved algorithm of contact element model for earthquake-induced pounding between structures

作     者:刘鹏 郑凯锋 何伟 刘会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出 版 物:《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2年第35卷第2期

页      面:135-1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406[工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0102[工学-固体力学]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0801[工学-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安工指合(2006)03号)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 2007BB6132) 

主  题:地震 Hertz模型 Hertzdamp模型 改进算法 碰撞 

摘      要:针对用于地震碰撞分析的接触单元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求解方法。该方法把碰撞问题等效为一个弹簧—振子模型,由振子、弹簧和阻尼器构成。振子的运动过程代表碰撞的压缩和恢复过程。可以通过对运动方程的求解,得到相对压入量、相对压入速度、碰撞力、碰撞持续时间及其相互关系。该求解方法没有像常用求解方法假设压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耗散能量相等或者相对压入速度绝对值相等,所以可以得到精确解或者无限接近精确解的近似解。在碰撞中能量耗散较小的情况下,Hertzdamp模型常用求解方法得到的结果接近精确解;而当能量耗散较大时,与精确解的差别就比较大。改进算法不论碰撞中能量耗散大或者小,都可以得到无限接近精确解的结果。因此,改进算法比常用算法更具优越性,尤其是对于存在大量能量耗散的地震碰撞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