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 收藏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

Reproduction of a model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ed skin wound in minipig

作     者:周文芳 黄瑾 马奎 耿志军 孙同柱 韩松 蒋达和 王择胜 黎君友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暨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武汉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 版 物:《感染.炎症.修复》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年 卷 期:2015年第16卷第2期

页      面:86-90,F0002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小型猪 创面 耐药菌 MRSA感染 动物模型 

摘      要:目的:建立耐药菌感染创面模型,为研究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在3~4个月龄小型猪背部脊柱中线旁开4cm处用直径16mm的切割器每侧钻出6个至深筋膜的圆形切口,创面间隔3cm。将创面随机分为两组,一侧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组,于创面形成后30min接种MRSA菌液0.1ml(1×10^8CFU/cm^2);对侧为对照组,接种等体积生理盐水。伤后不同时间进行创面炎症反应及愈合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测量创面面积,进行组织细菌学检测。结果:MRSA感染2d后创面暗红、创缘肿胀、渗出多、有大量白色分泌物且愈合慢;感染后2、10d创面组织培养菌落数均超过1×10^8CFU/g;对照组2d和10d组织培养菌落数为1×10^5CFU/g,不足以影响伤口正常愈合。组织学观察显示感染后2、10d,MRSA感染组较阴性对照组炎症细胞明显增多、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对照组新生肉芽生长较快,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结论:采用小型猪背部2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接种1×108cFu/cm。MRSA的方法,2d后可以形成MRSA感染创面,且具有创面面积可控、感染效果稳定的优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