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模拟结果分析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模拟结果分析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and Simulation Result Analysis of Source Rocks in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作     者:黄彩霞 张枝焕 李宇翔 邓南涛 闫红星 白雪 罗梦娇 

作者机构: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6 

出 版 物:《石油天然气学报》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5卷第8期

页      面:21-27,0+5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摘      要:通过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模拟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裂解温度区间与样品的有机质类型有关。用平行一级模型求取了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介于7.1×1014~1.6×1019s-1之间,活化能在190~300kJ/mol的范围内。将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到地质时期的升温速率下,长4+5油层组烃源岩转化率最高,为99.16%,累计生烃量为31.21mg/g;长6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可达73.54%,累计生烃量为56.50mg/g;长7油层组4个油页岩的转化率较低,分别为53.17%、84.62%、28.13%和30.95%,但其累计生烃量较高,分别为36.19、73.54、22.18和29.67mg/g;长7油层组2个暗色泥岩的转化率分别为93.88%和85.08%,累计生烃量分别为13.29、10.41mg/g;长8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85.70%,累计生烃量为6.92mg/g;长9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27.87%,累计生烃量仅为0.85mg/g。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