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0年中国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收藏

2010年中国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susceptibility in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China antibiotic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program CHINET 2010

作     者:李光辉 朱德妹 汪复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建 艾效曼 俞云松 杨青 孙自镛 陈中举 贾蓓 黄文祥 卓超 苏丹虹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张泓 孔菁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LI Guanghui;ZHU Demei;WANG Fu;NI Yuxing;SUN Jingyong;XU Yingchun;ZHANG Xiaojiang;HU Yunjian;AI Xiaoman;YU Yunsong;YANG Qing;SUN Ziyong;CHEN Zhongju;JIA Bei;HUANG Wenxiang;ZHUO Chao;SU Danhong;WEI Lianhua;WU Ling;ZHANG Zhaoxia;JI Ping;WANG Chuanqing;WANG Aimin;ZHANG Hong;KONG Jing;XU Yuanhong;SHEN Jilu;SHAN Bin;Du Yan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 甘肃省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出 版 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年 卷 期:2012年第12卷第4期

页      面:251-258页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血培养 临床分离菌 敏感性 

摘      要:目的了解2010年CHINET血培养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感试验。结果 2010年自血液标本中共获分离细菌5 64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4.3%,革兰阴性杆菌占35.6%。最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0%)、大肠埃希菌(1 5.0%)、肠球菌属细菌(7.4%)、克雷伯菌属细菌(6.0%)、金葡菌(5.6%)、不动杆菌属细菌(3.9%)、假单胞菌属细菌(2.9%)、草绿色链球菌(2.9%)、肠杆菌属细菌(1.9%)、沙门菌属细菌(1.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占分离菌株的94.8%。MRSA及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1.1%和56.8%。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4.3%和14.7%,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1.2%。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属细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和7.0%。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0~10%,但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变形菌属细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达10%~2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8.3%~22%,但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率达57%。结论 2010年CHINET监测资料显示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严重耐药,因此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抑制耐药菌传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