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距平EOF分析及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收藏

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距平EOF分析及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The EOF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and zonal flow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study of the El Nino forecasting

作     者:蔡怡 王彰贵 余宙文 陈幸荣 CAI Yi, WANG Zhang-gui, YU Zhou-wen, CHEN Xing-rong(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作者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出 版 物:《海洋学报》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3年第25卷第1期

页      面:12-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第一部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809) 

主  题:赤道 太平洋 EOF分析 厄尔尼诺 年代际变化 统计回归分析 拉尼娜 海温距平 纬向流距平 

摘      要:利用EOF分析方法,讨论了最近20a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温度、纬向流距平与厄尔尼诺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EOF分析第一、二主分量占总量的近80%,其中第一主分量类似于厄尔尼诺模态,第二主分量类似于暖池模态;后一模态存在着突变和渐变两种过程,其中由冷位相变暖位相过程为渐变过程,而暖位相变冷位相过程为突变过程.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西太平洋暖池突变过程的结果.赤道太平洋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主分量代表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的变化,这个模态存在着半年左右的振荡和与厄尔尼诺同位相的年际振荡两种频率.另外,它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赤道西太平洋潜流和东太平洋南赤道流减弱是产生厄尔尼诺的必要条件.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和纬向流距平EOF的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均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