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收藏

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Analysis of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fruit bodies and wastes of three different mushrooms

作     者:薛令坤 唐庆九 刘艳芳 杨焱 周帅 王金艳 于华峥 张劲松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403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出 版 物:《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年 卷 期:2015年第36卷第12期

页      面:74-77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0) 

主  题:食用菌 子实体 下脚料 菌糠 活性成分 

摘      要:以三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真姬菇、金针菇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与废弃物(下脚料与菌糠)的水溶性多糖、β-葡聚糖、海藻糖、糖醇和核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同一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种类类似,但子实体和下脚料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菌糠中含量较低。三种食用菌相比,杏鲍菇子实体水溶性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均为最高,含量分别为7.44%和36.93%,且杏鲍菇下脚料中β-葡聚糖也较丰富,含量为22.41%,而金针菇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最低;杏鲍菇子实体和下脚料中的海藻糖含量高于真姬菇和金针菇子实体,分别达到40.36%和19.04%,而只有金针菇含有阿拉伯糖醇,其子实体和下脚料含量分别为18.65%和8.17%。核苷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中核苷种类较丰富,且大部分核苷类化合物含量是子实体中最高。但是真姬菇和杏鲍菇下脚料中胞苷和鸟苷的含量远高于相应的子实体,这可能与其代谢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