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遗传和发育毒理学中的应用 收藏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遗传和发育毒理学中的应用

作     者:常艳 钱蓓丽 梅其炳 

作者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理教研室西安710023 

出 版 物:《生殖与避孕》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年 卷 期:2005年第25卷第2期

页      面:115-115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主  题:干细胞 毒理学 小鼠胚胎 恶性畸胎瘤 内胚层 胚胎癌 外胚层 胎生 分化细胞 基因表达模式 

摘      要: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未分化细胞系,在体外可以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所有细胞,能再现体内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和基因表达模式。包括3种类型:①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来源于受精卵发育至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②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 EG cells),来源于9.5-12.5日龄胚胎生殖脊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③胚胎癌细胞(embryonic carcinoma cells, EC cells),来源于恶性畸胎瘤的干细胞群。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唯一可以同时研究致突变物对未分化胚胎细胞和分化体细胞致突变性的细胞株,其对致突变物的敏感性因检测终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胚胎毒性检测方面,由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同时检测化学物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体外替代实验的预测符合率,有望成为化学物致畸试验的体外替代实验模型。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源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将更有助于提高化学物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体外预测符合率,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伦理学争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