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杭州310012
出 版 物:《四川精神卫生》 (Sichuan Mental Health)
年 卷 期:2015年第28卷第1期
页 面:1-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中医临床心理学项目(2012-XK-A02) 浙江省卫生厅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A017) 浙江省中西结合抑郁症重点专科项目(2007)
摘 要:目的前瞻性探讨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发作过程中出现转相的几率。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的190例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在医生针对性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情况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前瞻性观察,评价转相发生率。结果 1 3个月的治疗中,190例患者转相18例,转相率为9.47%。2男性患者转相率为6.56%,女性患者转相率为1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3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转相率分别为5.88%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P0.05)。5服用2种或2种以上抗抑郁药物者与仅服用一种抗抑郁药物者转相率分别为12.96%和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6有心境障碍家族史者与无心境障碍家族史者转相率分别为18.4%和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7转相时间大约在用药后一个月左右。8各种抗抑郁药物转相几率差异不明显。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下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