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710061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出 版 物:《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27卷第10期
页 面:2485-24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5[理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501[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30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09JC147,CHD2009JC132) 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资助
主 题:银:磷酸银: 复合微球: 形貌转录: 核-壳结构: 抗菌
摘 要:以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的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共聚高分子微凝胶(AM-co-MAA)为模板,结合反胶束法制备得到Ag_3PO_4-P(AM-co-MAA)复合微球,并将其分散于醇溶剂中通过化学还原Ag_3PO_4-P(AM-co-MAA)复合微球制备得到粒径为几十微米,具有表面图案,且结构为核-壳型的Ag-P(AM-co-MAA)复合微球材料.能量散射X射线(EDX)谱表明壳化学组成以金属银为主,核以高分子模板为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表明银-高分子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与其前驱体类似,且可以通过选择模板、改变模板组成、调整金属难溶银盐沉积量等因素加以调控;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前驱体复合微球表面Ag_3PO_4全部转化为单质银.生物抗菌实验表明该类微球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