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广州510632 暨南市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630 澳门仁和医疗中心澳门特别行政区999078 澳门仁伯爵医院澳门特别行政区999078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510632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佛山市528200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12年第16卷第8期
页 面:1331-1335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基 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9Z440) 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31/2009/A)
主 题:纳米纤维 聚左旋乳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摘 要: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