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价 收藏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价

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 in evaluating intra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作     者:石晶 孙艳丹 张军 

作者机构:兰州军区疗养院第二疗养区特诊科陕西西安710600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特诊科陕西西安71005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陕西西安710032 

出 版 物:《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年 卷 期:2013年第25卷第4期

页      面:460-46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资助(2011K12-66)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资助(2011K12-44) 

主  题: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同步性 

摘      要: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内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33例,同期选择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LAB8.1软件测量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以及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侧,后间隔侧,前壁侧,侧壁侧,后壁侧以及下壁侧)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P-SD)。比较两组Tmsv16-SD、TP-SD等参数,并分析Tmsv16-SD与TP-S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Tmsv16-SD及TP-SD均高于对照组(P0.05);Tmsv16-SD与TP-SD呈线性正相关。结论: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是评价CHF患者左室内运动同步性的新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