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非梗死区心肌炎症的影响 收藏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非梗死区心肌炎症的影响

Roles of atorvastatin in myocardial inflammation of uninfarcted area following 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

作     者:李淑梅 刘永平 黄章敏 林峰 

作者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院476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出 版 物:《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年 卷 期:2013年第25卷第5期

页      面:509-511,523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09MA104) 

主  题: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 栓塞 炎症反应  

摘      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非梗死区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给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兔选择性经左前降支(LAD)注入微栓子颗粒悬液建立CME模型,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CME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atrovastatin)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n=12)。于术后7 d处死,取左心室乳头段心肌经HE染色后,观察梗死心肌并检测梗死面积。用ELISA法及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其基因在非梗死区(右室)心肌中的表达。结果:前降支动脉微栓塞后,非梗死区右室心肌中白细胞浸润明显增多,TNF-α、IL-6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未处理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CME后右室心肌中白细胞浸润及TNF-α、IL-6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均P0.01)。结论:冠脉微栓塞后,炎症反应的激活不仅局限于梗死灶,且累及非梗死区心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CME后非梗死区心肌炎症反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