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 收藏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the Motor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of Upper Extremity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

作     者:张安静 白玉龙 胡永善 吴毅 姜鹭春 李丽 路微波 徐一鸣 朱秉 田威 Zhang Anjing;Bai Yulong;Hu Yongshan;Wu Yi;Jiang Luchun;Li Li;Lu Weibo;Xu Yiming;Zhu Bing;Tian Wei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040 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 版 物:《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年 卷 期:2011年第30卷第4期

页      面:326-32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CHTA2006-01)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008局级85) 

主  题:康复治疗 脑卒中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 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摘      要: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