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北京市100853 不详
出 版 物:《中国肿瘤临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年 卷 期:2006年第33卷第16期
页 面:927-9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 大肠癌 分期 再分期
摘 要:目的:评价18FDG-PET(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大肠癌分期及术后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直肠、结肠癌的患者行全身18FDG-PET检查,并在1~2W内完成手术及病理诊断。大肠癌术后18FDG-PET随访56例。结果:2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癌,23例局部18FDG摄取增高,SUVmax=7.09±3.26,2.98~12.2(SUV,Standarduptakevalue)。18FDG-PET对于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5%(23/24)。假阴性1例。单纯局部(主要为第1站)淋巴结转移8例(灵敏度8/16,50%),远处转移8例。改变33%(8/24)的患者治疗方案。56例随访病例中30例PET显示阴性,其中5例随访2年后复发,准确率83.4%。26例发现局部和/或多发转移,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肺及纵隔转移4例;肝转移7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吻合口局部复发12例,骨转移11例。结论:18FDG-PET对大肠癌的分期和术后的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