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省宁波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室315211 宁波市第一医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出 版 物:《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年 卷 期:2003年第20卷第4期
页 面:322-3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宁波市医药卫生科研项目 (2 0 0 1 4 4 ) 宁波市农业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 (0 1 N0 1 0 8- 2 ) 宁波大学科研重点项目 (2 0 1 1 4 0 0 2 )
主 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 遗传多态性 错义突变多态性 病因 发病机理 诊断
摘 要: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汉族患儿与儿茶酚 - O-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第 15 8位密码子 G→ A点突变所引起的缬氨酸→甲硫氨酸 (Val15 8Met)的错义突变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分析了 117例符合 DSM- 诊断标准的上海汉族 ADHD患儿与 10 5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COMT基因的 Val15 8Met多态性位点频率。结果 ADHD组的 A等位基因频率为 2 5 .2 1% ,而对照组为2 3.81%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5 197,P0 .0 5 )。 COMT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 ADHD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汉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COMT基因 Val15 8Met多态性可能与 ADHD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