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圆锥角膜术后佩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伴发串珠镰刀菌性角膜炎一例 收藏

圆锥角膜术后佩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伴发串珠镰刀菌性角膜炎一例

作     者:孙声桃 李家臣 吕奇学 李金 马秋飞 韩雷 王丽娅 

作者机构: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郑州450003 

出 版 物:《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54卷第12期

页      面:938-9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基金(072103810605) 

主  题:角膜接触镜 圆锥角膜 角膜炎 串珠镰刀菌 共焦显微镜检查 Giemsa染色 成纤维生长因子 伴发 

摘      要:患者男性,23岁,左眼圆锥角膜术后1个月,视物模糊4 d,于2015年3月24日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患者圆锥角膜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替沙星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牛碱性重组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1个月,患者感觉眼涩、不适就诊,除用以上药物,加用维生素A棕榈酸钠滴眼液1周。裂隙灯显微镜下见患者左眼戴角膜接触镜,结膜中度混合充血,角膜植片和植床对合良好,缝线在位、清晰,植片上方可见5 mm×3mm不规则灰白色浸润灶,上皮缺损,下方基质混浊,溃疡及混浊面积约6 mm×8 mm(图1)。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见大量真菌菌丝,垂直分枝(图2);0.5%丁卡因局部麻醉后,角膜刮片Giemsa染色显微镜检查见大量蓝色真菌菌丝,长,直角或锐角分枝,并可见棒状分生孢子(图3);未见典型细菌。角膜刮取物和接触镜分别接种于Sabourand培养基,血平皿培养基和增菌肉汤培养基,分别放置26℃-28℃和35℃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患者给予0.5%那他霉素滴眼液、0.5%伏立康唑滴眼液和0.5%特比萘芬滴眼液1次/h交替点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