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出 版 物:《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Study on China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年 卷 期:1992年第1期
页 面:23-27,47页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经济合同管理 经营机制 工商行政管理 合同示范文本 国家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 外部环境 合同管理工作 承包合同 承发包双方
摘 要:目前,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精神,结合各地实际,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如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上缴国家利税占利税总额的60%以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国防、外贸、能源、交通等方面的生产及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基地,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转换经营机制,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国营大中型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外部环境不好,在经济结构、管理体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企业自主权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