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厦门市海沧医院皮肤科福建厦门361026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福建福州350005 福建省皮肤病院福建福州350005
出 版 物:《黑龙江医药》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1385-138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6[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10[医学]
主 题:银屑病 皮损 间充质干细胞 白介素-8 白介素-11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 要: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IL-8、IL-11、肝HGF、VEGF水平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30例银屑病患者,另将同期在我院皮肤科进行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者30例视为对照组。进行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MSCs)的培养和纯度鉴定,S-MSCs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鉴定,比较两组研究对象IL-8、IL-11、HGF、VEGF在上清液中的含量。分析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和IL-8、IL-11、HGF、VE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第1天细胞呈小圆形;第7~8天贴壁细胞分裂增殖及增大,有若干细胞集落形成,少部分为多角形或三角形,大部分为短梭形,胞体变大,胞浆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等;第15天细胞贴壁,高达90%重叠生长、呈梭形排列,通过0.25%胰蛋白酶传代、消化至第三代。在诱导条件相应之下,第三代MSCs的培养,用茜素红染骨细胞,发现细胞胞质为深红色;用油红O染脂肪细胞,发现细胞胞浆内数个油滴收到燃料着色影响,呈红色。银屑病组IL-8、IL-11、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S-MSCs分泌异常的IL-8、IL-11、HGF、VEGF细胞因子,参与了局部免疫异常,但皮损严重程度和IL-8、IL-11、HGF、VEGF之间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