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草原与草坪》 (Grassland and Turf)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6期
页 面:68-78页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06)资助
摘 要:在桑科草原设置施肥和补播处理,分析不同经济类群生物量、营养成分及载畜量的差异,以探讨不同培育措施在短期内对桑科草原载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措施对不同测算标准下的草地载畜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施肥和补播处理对干物质(DM),总载畜量(246.81和239.80羊单位/hm^2)和可消化粗蛋白(DCP)总载畜量(133.50和124.89羊单位/hm^2)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CK)增长了33%、30%、20%和12%;对代谢能(ME)载畜量(210.83和213.22羊单位/hm^2)的促进作用较小,仅比CK增长了0.2%和1%。处理当年,补播对禾本科草类DM和DCP载畜量的增加最有利,施肥对生长季后期DCP载畜量的促进作用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