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CERES卫星资料分析中国近15 a云量变化 收藏

基于CERES卫星资料分析中国近15 a云量变化

The Cloud Variation over China in Recent 15 Years Based on CERES Satellite Data

作     者:马茜蓉 游庆龙 蔡淼 周毓荃 刘菊菊 MA Qianrong;YOU Qinglong;CAI Miao;ZHOU Yuquan;LIU Juju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干旱气象》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6卷第6期

页      面:911-920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6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共同资助 

主  题:云量 变化趋势 周期分析 相关分析 

摘      要:利用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Aqua/CERES卫星产品SYN云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分析近15 a我国总云量及中低云、中高云和高云的气候场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云量整体由东南向西北带状递减,最高值位于西南地区,可达80%以上,最低值位于塔里木盆地及蒙古高原西部地区,可低于30%。高云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区域,中高云分布与高云类似,中低云与总云量分布类似。除中低云外,总云量及不同高度的云量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且其区域特性显著。近15 a来总云量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 15%·a-1,主要受较低层云量减少的影响,高云则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青藏高原上空不同高度云量变化趋势较其他地区显著,并以减少趋势为主。不同高度的云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总云量在春季和冬季变化较大,高云、中高云的季节变化较小,中低云在春季和夏季变化较大。不同高度的云量均存在2~3 a较短的震荡周期。不同类型云量均受到相对湿度的影响,近期地表温度的增加与高云增加、低云减少相关,高云与降水的相关性更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