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设计更好的陷阱,还是理解人类境况:反思社会科学中的大数据现象 收藏

设计更好的陷阱,还是理解人类境况:反思社会科学中的大数据现象

On Building Better Mousetraps and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Condition:Reflections on Big Data in the Social Sciences

作     者:林之平〔美〕 刘建义(译) Jimmy Lin;Jimmy Lin

作者机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年 卷 期:2016年第2期

页      面:3-18,346,347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主  题:大数据 计算社会科学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日志分析 

摘      要:近年来“大数据崛起,成为一种改变商业、科学和社会的“破坏性力量。而对大数据及其价值,人们既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盼,也存在质疑。在笔者看来,这种质疑源于对大数据利用目的的根本性混淆:是更好的科学,还是更好的工程?质疑者对摈弃传统数据采集、分析方法,混淆相关、因果关系,建构单一解释力模型等做法提出了批评。然而,基于发展社会科学的考量,这些观点又有存在的价值。但笔者仍然认为,如果要利用大数据革新计算方法以改善效率,所设计的测量指标就应该是客观、公正的。那些听起来科学、有用的说法不一定能够优化工程工艺。厘清了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异同,也就能够明白并解决围绕大数据产生的诸种论争,从而有助于设计测量贡献率的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