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南宁530007
出 版 物:《土壤》 (Soils)
年 卷 期:2018年第50卷第6期
页 面:1203-120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理学] 071005[理学-微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52) 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17202019-1 桂科AA17202019-4 桂科AA17202026)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207) 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604) 广西青年基金项目(2016GXNSFBA380131) 广西富硒特色作物试验站项目(桂TS2016011)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15YT33 桂农科2017YZ03)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17JM01 桂农科2017JM03 桂农科2018JZ21)资助
摘 要:从广西不同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32株耐硒细菌,通过优化加硒时间、培养时间及加硒浓度进行富硒试验,筛选获得4株富硒能力较强的细菌,进一步通过对4株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了各菌株的种属关系。经鉴定,YLB1-6为Bacillus cereus,TXB1-10为Sinomonas sp.,TXB2-5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GPB1-5为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在最适加硒时间、培养时间及适宜加硒浓度条件下,各菌株的硒转化率分别为:YLB1-674.22%,TXB1-1066.05%,TXB2-555.31%,GPB1-563.30%。各菌株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可交换态硒含量,对土壤硒起到较强活化作用。土壤富硒细菌为硒转化提供更多的高效微生物载体,并为富硒产品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