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的空间格局 收藏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的空间格局

Spatial Patterns of Dominant Species Carpinus fargesiana and 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作     者:姚良锦 姚兰 易咏梅 艾训儒 冯广 刘峻城 陈斯 黄伟 丁易 臧润国 Yao Liangjin;Yao Lan;Yi Yongmei;Ai Xunru;Feng Guang;Liu Juncheng;Chen Si;Huang Wei;Ding Yi;Zang Runguo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恩施445000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恩施445000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出 版 物:《林业科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年 卷 期:2018年第54卷第12期

页      面: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8SZ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47) 

主  题: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性 集聚分布 竞争 干扰 生态策略 

摘      要:【目的】分析湖北七姊妹山6 hm^2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阐明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共存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将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按胸径(DBH)划分4个径级:幼树(1 cm≤DBH 2.5 cm)、小树(2.5 cm≤DBH 5 cm)、中树(5 cm≤DBH 10 cm)和成年树(DBH≥10 cm),分析2个优势种不同径级的个体数量、空间分布、种内及种间相关性。【结果】在4个径级段上,川陕鹅耳枥个体数量基本相同,多脉青冈为倒J型分布,但2个物种各径级内的个体均具有相似的生境偏好;川陕鹅耳枥与多脉青冈各径级个体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径级增加聚集程度逐渐减弱;随空间尺度增大,川陕鹅耳枥中树对幼树种内相关性表现出由显著正相关(P0.05)向无显著相关性的递减趋势,成年树对幼树表现出由无明显相关性向显著负相关性(P0.05)递减的趋势,小树对幼树、中树对小树、成年树对中树、成年树对小树均表现出显著(P0.05)正相关;多脉青冈各径级个体间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不同径级的川陕鹅耳枥对多脉青冈各径级个体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并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空间尺度增大,较大径级(中树和成年树)的多脉青冈个体对川陕鹅耳枥幼树和小树表现出由无明显相关性向显著负相关(P0.05)的变化趋势,并且径级差距越大,负相关性越强。【结论】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林中优势种(川陕鹅耳枥与多脉青冈)具有相似的生境偏好,演替后期种(多脉青冈)对前期种(川陕鹅耳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前期种促进后期种的定居与生长。随着群落恢复,次生林样地将逐步成为后期种占优势的森林群落。本研究结果通过展现物种间关联性的变化也表明,物种关联性的变化过程驱动森林群落构建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