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合并微血管侵犯的预后分析 收藏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合并微血管侵犯的预后分析

Prognostic analysi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combined with Microvascular tumor thrombus

作     者:胡健垣 陈焕伟 HU Jian-yuan

作者机构: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外科广东佛山528000 

出 版 物:《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18-22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9[理学-细胞生物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80048) 

主  题:原发性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甲胎蛋白 卫星灶 预后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切除术患者合并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诊治的200例PH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及是否合并MVI分为MVI组(98例)和非MVI组(102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的差异及肿瘤复发情况,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HC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毒感染、Child-Pugh分级、吲哚靛青绿15分钟储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15 min,ICG R15)、既往史(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及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MVI组患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检测值显著高于非MVI组(t=6.448,P=0.000)。两组患者的肿瘤数目、组织形态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型、肿瘤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VI组的肿瘤直径、存在包膜侵犯和卫星灶的例数明显大于非MVI组(t=2.553;X^2=5.782,31.153; P=0.011,0.016,0.000)。随访36个月后,MVI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非MVI组(HR=2. 363,95%CI[1.078,5.182],P=0.038),MVI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非MVI组(HR=1. 977,95%CI[1. 045,3.741],P=0.037),两组患者的肿瘤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2.21%和22.45%,MVI组患者的肿瘤复发风险明显高于非MVI组(HR=2. 172,95%CI[1.085,4.350],P=0.0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FP(HR=2.279,P=0.038)、MVI(HR=3.436,P=0.016)和卫星灶(HR=2.927,P=0.022)是PH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HC切除术后合并微血管癌栓的患者预后不佳,肿瘤复发风险高; AFP、MVI和卫星灶是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