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台子河口盐地碱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模型 收藏

双台子河口盐地碱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模型

Allocation Pattern and Allometric Growth Model of Above and Below Ground Biomass of Suaeda salsa in Shuangtaizi Estuary

作     者:宋鑫 李微 刘洪洋 贾越平 陈官滨 陶韦 刘长发 SONG Xin;LI Wei;LIU Hongyang;JIA Yueping;CHEN Guanbin;TAO Wei;LIU Changfa

作者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出 版 物:《湿地科学》 (Wetland Scie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16卷第6期

页      面:771-77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24[工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199) 盘锦红海滩湿地退化及生态修复项目(PHL-XZ-2017013-002)资助 

主  题:盐地碱蓬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异速生长模型 双台子河口 

摘      要:利用2015年9月和2016年9月采样日的双台子河口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数据,分析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原因,研究其异速生长关系,选择幂函数构建盐地碱蓬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地上生物量远大于地下生物量,平均地上生物量与平均地下生物量的比值为0.17,盐地碱蓬在高盐的恶劣条件下,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资源,使其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上部分;异速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3,经对数转换后的异速生长线性方程斜率不等于1,即盐地碱蓬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p0.001);在两年采样日数据的独立模型检验下,2015年和2016年验证采样点的盐地碱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数据都基本分布在1∶1线附近,两者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28和0.89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307和7.55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68和0.213,表明所建立的异速生长模型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估算盐地碱蓬地下生物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