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
出 版 物:《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年 卷 期:2018年第26卷第12期
页 面:1364-1368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分析早产儿生后早期母乳各大营养成分变化的特点,初步探讨提供早产儿个性化营养支持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70人的母乳140份,用MIRIS母乳分析仪检测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及能量,比较不同早产儿性别、乳母年龄和不同分娩方式初乳和过渡乳母乳营养成分的差异及随着出生天数所发生的变化。结果 1)早产母乳中初乳蛋白质含量大于过渡乳(P0.05);3)不同胎龄的三组过渡乳中蛋白质、脂肪、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水化合物分别为(6.28±0.57)、(6.61±0.43)、(6.36±0.81)g/100ml,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母乳营养成分含量在孕母生育年龄、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出生体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线性拟合后发现母乳中蛋白质在生后持续下降,其折点天数在第11天,同时,线性拟合发现脂肪、糖类和能量含量呈增长趋势,脂肪变化的折点在出生后第9天,而糖类以及能量在出生14d内呈近似线性增长关系。结论早产初乳、过渡乳营养成分差异显著,母乳营养成分含量与孕母生育年龄、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出生体重无相关性。早产儿早期蛋白质累计缺乏以及蛋白质/热卡比例较低,且早产母亲母乳成分的个体差异较大,应该对母乳中蛋白质含量和热卡密度进行目标性强化,对母乳添加剂添加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