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疆自然保护地体系数字化监管框架设计与分析 收藏

新疆自然保护地体系数字化监管框架设计与分析

作     者:叶勒波拉提.托流汉 杜农 孙伟 

作者机构: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新疆林业厅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办公室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 版 物:《新疆林业》 (Forestry of Xinjiang)

年 卷 期:2018年第3期

页      面:11-14页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90705[农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8[工学] 09[农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主  题:自然保护区 新疆 地体 数字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设计 框架 监管 

摘      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举措,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方式。新疆的自然保护地资源独特而丰富,涵盖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类型。截至2017年,新疆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52处(国家级15处,自治区级14处),总面积2 313万hm2(3.47亿亩),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13.91%,覆盖了新疆区域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已达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的自然保护区2020年发展指标要求。新疆的自然保护地资源占有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新疆的自然保护地是西部地区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新疆和毗邻国家主要河流的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