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上部带中单斜辉石的环带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收藏

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上部带中单斜辉石的环带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Origin of complex zoning of clinopyroxene from the upper zone of the Hongge layered intrusion in the Panxi region, SW China

作     者:武晓霁 邢长明 曹永华 王焰 WU Xiao-ji;XING Chang-ming;CAO Yong-hua;WANG Christina Ya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球化学》 (Geochim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47卷第6期

页      面:636-6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3037 41502048 41325006) 

主  题:单斜辉石环带 岩浆不混溶作用 钒钛磁铁矿矿床 层状岩体 攀西地区 

摘      要:我国攀西地区出露的红格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赋含世界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该岩体自下而上被分为下部橄辉岩带、中部辉石岩带和上部辉长岩带。厚层磁铁矿主矿体主要赋存在中部辉石岩带中,而下部带和上部带发育浸染状和海绵陨铁结构矿石。通过对上部带中含浸染状磁铁矿的辉长岩样品的岩相观察发现,在单偏光镜下单斜辉石发育多种类型环带结构,表现为由强烈出溶铁钛氧化物的暗色区和弱或无出溶的明亮区组成的复杂环带特征。弱或无出溶区相对强出溶区具有略高的Mg~#值(76~79)和较低的FeO、TiO_2、Al_2O_3、REE和Zr含量。在弱或无出溶区和强出溶区的边界,TiO_2和Al_2O_3含量发生突变,表明单斜辉石经历了增生生长的过程。强出溶区富Fe、Ti的特征表明其结晶于富Fe熔体,可能与岩浆房晶粥中粒间熔体不混溶作用产生的富Fe熔体有关。弱或无出溶区可能结晶较早、并受到富Fe熔体不同程度的溶解,随后增生再生长,形成铁钛氧化物强烈出溶区。单斜辉石单颗粒中强出溶区的REE和Zr含量变化较大,可能与粒间熔体的成分随分异的进行而持续演化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