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200011
出 版 物:《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年 卷 期:2005年第19卷第10期
页 面:773-77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 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集修复重建患者共 1 973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采用SAS 6.12医用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中年(45~≤60岁)患者764例,占38.72%;老年(60岁)527例,占26.71%;青壮年(28~≤45岁)450例,占22.81%;青年(14≤28岁)187例,占9.48%,儿童(≤14岁)45例,占2.28%.男1 193例,女780例,男、女之比为1.5∶1.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1.94.缺损部位依次为舌20.63%、下颌骨17.38%、腮腺13.74%、颊12.72%、上颌骨8.16%、口咽7.60%、口底5.68%、其他占14.09%.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904例,占45.82%;带蒂组织瓣753例,占38.17%;随意(皮)瓣201例,占10.19%;非血管化骨移植30例,占1.52%;其它方法85例,占4.30%.其中游离前臂皮瓣594例,腓骨肌(皮)瓣143例,带蒂胸大肌(皮)瓣369例,3种组织瓣共1 106例,占修复重建总例数的56.06%.游离组织瓣共940个,发生术后危象47个(5.20%),抢救成功30个(63.83%),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8.19%. 结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舌的缺损修复约占1/5;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