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抑制差减杂交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 收藏

抑制差减杂交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

Identification of genomic differences in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sing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analysis

作     者:陈祥 赵娟 高崧 焦新安 刘秀梵 CHEN Xiang;ZHAO Juan;GAO Song;JIAO Xin-an;LIU Xiu-fan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225009 

出 版 物:《微生物学报》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5年第45卷第5期

页      面:680-6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2003AA2221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281) 

主  题: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抑制差减杂交 基因组差异 

摘      要: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037株(血清型O78)与非致病菌株K-12MG1655以及同一O2血清型高致病菌株E058与低致病菌株E526进行基因组差异片段克隆与分析。从E037株中共检出17个特异性差异片段,E058株中共检出32个特异性差异片段。经同源分析,这些序列可分为4类:质粒相关序列、噬菌体相关序列、已知功能序列、未知功能序列。这些差异片段包含许多重要的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如大肠杆菌素、气杆菌素受体、铁基因簇等。49个片段中,14个片段与其它微生物基因组同源性较高。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高致病株与低致病菌株或非致病菌株基因组间存在较多差异基因,其中包括毒力、毒力相关基因、代谢以及噬菌体等基因成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