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洛阳4710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出 版 物:《上海医学》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05年第28卷第11期
页 面:965-9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4[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医学]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ABA137)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NX200403)
主 题: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胰岛素受体底物-2 HepG2细胞
摘 要: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引起胰岛素抵抗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0.25mmol/L的软脂酸(PA组)或100nmol/L胰岛素(Ins组)与不含软脂酸和胰岛素(正常组)的DMEM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24h,正常组和PA组中又分加与不加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两个亚组,100nmol/L胰岛素刺激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细胞内的糖原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蛋白水平。结果PA组和Ins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正常组中PEPCK活性及IRS-2蛋白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0.25mmol/L的软脂酸培养24h后,肝细胞可能由于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IRS-2及PI3K相关分子缺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