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出 版 物:《档案时空》 (Archives Space)
年 卷 期:2007年第2期
页 面:30-31页
学科分类:1205[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管理学] 120503[管理学-档案学]
主 题:档案管理体制 合并高校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 档案工作规范 档案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 档案机构设置 集中统一管理
摘 要:1、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家教委于1989年、1993年分别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各高等院校就是依据这些标准和规范来开展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在服务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时间跨度过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近几年蓬勃发展的高校合并,无论是办学观念、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还是经济效益较以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与之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和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首先,在领导体制上不能完全实现在校(院)长领导下,确定一名校(院)长分管档案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合并高校实际上分校区办学,人、财、物相对独立,档案工作即便实现统一领导,也是形式上的。还有少部分合并高校合而不并,仍然各自为政,只是冠名了合并学校的牌子,人员、体制没有任何变化,档案工作要实现统一领导更无从说起。其次,从档案机构设置上看,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从机构编制、建馆条件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高校合并后,在校生、档案资料数量急剧增加,而档案机构的设置并未随之调整。第三,从高校档案部门履行职能上看,有的合并高校成立了新的档案管理机构和组织,明确了新的责任,但受档案分散管理的影响,高校档案部门履行指导、监督职能不能到位,实际上还是沿袭了合并前的档案管理体制。第四、从档案管理模式看,不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无法实现高校档案资源的整合。高校合并应包括档案在内的全方位的合并,这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但合并初始,高校面临着规划建设、科研资金扶持、更新教学设备等一系列问题,投资新建一个综合性档案馆,将各校区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走访过几所高校,有的校(院)长直言不讳地说,学校面临着征地扩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档案馆库建设只能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