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蜜蜂螺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收藏

蜜蜂螺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Identif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a Spiroplasma Isolated from Honeybee

作     者:阮康勤 周秀文 张晶 于汉寿 纪燕玲 王志伟 陈永萱 RUAN Kang-Qin;ZHOU Xiu-Wen;ZHANG Jing;YU Han-Shou;JI Yan-Ling;WANG Zhi-Wei;CHEN Yong-Xuan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实验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实验中心南京210095 

出 版 物:《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年 卷 期:2007年第34卷第4期

页      面:695-6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6[农学-兽医学] 09[农学] 

基  金: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资助项目(No.804052) 

主  题:螺原体 生物学特性 16S rDNA 致病性 

摘      要:从患爬蜂病的蜜蜂体内分离到一株螺原体M10,具有典型的螺原体形态和运动性,能透过0.22μm孔径的滤膜,在含青霉素浓度为2000U/mL的R-2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该菌株生长需要血清,能利用葡萄糖、精氨酸、不能利用尿素,其16S rDNA序列与Spiroplasma melliferum BC-3(=ATCC33219)同源性为99.86%。通过饲喂菌液的方式,发现供试蜜蜂4d开始出现爬蜂病病症,15d内71%的蜜蜂死亡,说明M10对蜜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致死的蜜蜂体内螺原体的分离率为100%,利用螺原体特异性16S rDNA引物在感染致死的蜜蜂的不同部位(头、胸、腹、足)均能扩增出螺原体16S rDNA,反映了螺原体对蜜蜂的系统性侵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