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乳腺癌乙酰肝素酶、bFGF、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 收藏

乳腺癌乙酰肝素酶、bFGF、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S OF HEPARANASE,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VEGF AND TUMOR ANGIOGENESIS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作     者:黄琴 张清富 陈莉 李姝玉 张楠 明健 邱雪杉 Huang Qing;Zhang Qingfu;Chen Li;Li Shuyu;Zhang Nan;Ming Jian;Qiu Xueshan

作者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沈阳110001 辽宁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沈阳100009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100029 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100045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年 卷 期:2008年第17卷第2期

页      面:180-18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09) 

主  题:乳腺肿瘤 乙酰肝素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血管生成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乙酰肝素酶、bFGF、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bFGF、VEGF和CD34的表达,并联合运用RNAi技术沉默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乙酰肝素酶的表达,观察bFGF、VEGF的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肝素酶、bFGF、VEGF表达的意义以及其与乳腺癌血管形成、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乙酰肝素酶(64/95)、bF-GF(72/95)和VEGF(65/95)主要表达在癌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则呈阴性表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乙酰肝素酶和bFGF、VEGF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病例中bFGF、VEGF表达率明显比乙酰肝素酶阴性表达病例高,向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转染乙酰肝素酶特异性siRNA,抑制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后发现VEGF、bFGF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乙酰肝素酶、bFGF、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乙酰肝素酶和(bFGF/VEGF)共表达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比乙酰肝素酶单独表达更显著。结论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乙酰肝素酶在乳腺癌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释放bFGF、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