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ICP-MS在土壤元素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收藏

ICP-MS在土壤元素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CP-MS in Evaluating Element Contamination in Soils

作     者:吴颖娟 陈永亨 杨春霞 常向阳 WU Ying-juan;CHEN Yong-heng;YANG Chun-xia;CHANG Xiang-yang

作者机构: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市污染控制与同位素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出 版 物:《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 卷 期:2008年第28卷第12期

页      面:2970-29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0633001)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4A3038002)资助 

主  题:ICP-MS 堆渣场 土壤元素 污染评价 应用 

摘      要:以云浮黄铁矿矿石作原料的某硫酸厂堆渣场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ICP-MS同时测定了污染元素和部分参考元素的含量,快速找出各元素的相关性,用富集因子评价了土壤的污染状态,并指出了污染元素的背景选择问题。结果表明:V已呈显著及高度污染,Co呈中度污染,并有显著污染的倾向,Cr,Mo和Cd在轻度和中度污染之间,Zn和Sb呈轻度污染,并有中度污染的潜在危险,Cu呈轻度污染。富集的高位点V和Cr在土壤剖面的上部(4.0-10.5 cm)和深部(44.0-75.5 cm),Co和Mo集中在土壤剖面表面(0-5.0 cm)、中上部(9.5-10.5 cm)和中部(29.5-46.0 cm),Cd和Cu集中在土壤剖面中部(29.5-46.0cm)。高富集点的污染来自于以花岗岩为母质的亚热带强风化红壤的残余金属离子的淋溶淀积和堆渣场废渣中释放的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累积相互叠加的结果。其中V污染主要为土壤母质贡献,其次是硫酸生产过程失活催化剂挥发引入废渣的V淋溶淀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