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大鼠冠状动脉内移植的可行性研究 收藏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大鼠冠状动脉内移植的可行性研究

A Feasibility Stud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ed into Coronary Artery in Rats

作     者:何庚戌 要彤 张浩 张晓玲 胡盛寿 HE Geng-xu;YAO Tong;ZHANG Hao;ZHANG Xiao-ling;HU Sheng-shou

作者机构:解放军251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版 物:《华北国防医药》 (Medical Journal of Beijing Military Region)

年 卷 期:2009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3-5,F000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细胞 培养的 间质干细胞移植 模型 动物 心肌梗死 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左侧开胸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①离体实验:取心肌梗死后2周大鼠5只,开胸取出心脏,常规建立Langendorff模型。将CM—DiI标记的MSCs悬液注入主动脉根部,同时收集右心房回流的液体,离心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数量。观察是否有细胞经冠状静脉回流及数量比例,并在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5、15和30min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压力变化率(±dp/dt)、心率,评价其安全性。②体内实验:取心肌梗死后2周的大鼠,经左心室-主动脉途径将细胞悬液注射到临时阻断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移植后1、24h和1、4周取材观察细胞在心脏内的位置及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离体实验发现经冠状动脉内注射MSCs(95±3)%的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存留,移植后大鼠LVSP、LVDP、±dp/dt及心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在体内实验中发现细胞移植后早期大部分细胞分布在心外膜下心肌组织内,在心内膜下组织内较少分布,而且大部分细胞在正常心肌组织内,只有少量在心肌梗死区域。移植后1~4周存活的细胞多在心肌梗死及交界区组织内,在正常组织内很少。结论:经冠状动脉内途径行MSCs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