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保定071001
出 版 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 卷 期:2009年第10卷第4期
页 面:504-5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1A1701)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43204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重点项目(ZD200913)
摘 要:为探讨冬枣优良单株选择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山东冬枣优良单株及对照冬枣共52株,以金丝小枣和尖枣做类外对照进行AFLP分子标记研究。实验选用16对M/E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65条带,基于SM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对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枣优良单株群体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这种差异小于冬枣与金丝小枣和尖枣间的遗传距离,因此在聚类图中将冬枣、金丝小枣和尖枣分为3类;冬枣优良单株群体在聚类图中分成若干组,其中河北黄骅原始冬枣林古树和源于原始冬枣林的黄骅采穗圃冬枣优良单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山东滨州各县的冬枣优良单株和沾化冬枣古树遗传距离较近,但存在个别变异较大的单株。上述结果证实冬枣是一个存在变异的群体、包含不同类型的品系,不同来源的冬枣优良单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说明冬枣优良单株的优良性状不完全是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引起的环境饰变,这一研究结果为冬枣的遗传改良和品种内选优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