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改良前后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收藏

改良前后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The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new dynamic sleeve three-wing screws for femoralneck fracture

作     者:马信龙 马剑雄 马韬 杨阳 徐卫国 朱少文 马宝意 陈阳 邢丹 王杰 王志彬 MA Xin-long;YANG Yang;XU Wei-guo;ZHU Shao-wen;MA Bao-yi;CHEN Yang;XING Dan;WANG Jie;WANG Zhi-bin

作者机构: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年 卷 期:2012年第32卷第12期

页      面:1166-11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02607) 天津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ZCGYSY01800,043111411,993607711)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11KG137) 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项目(2009xk40) 

主  题:股骨颈骨折 聚甲基异丁烯酸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摘      要:目的比较动态套筒式三翼钉改良前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制作人工股骨模型12根,收集成人尸体股骨12根,制备内收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根标本。解剖复位后,按照手术操作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前后的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内固定。标本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固定于Instron-8874液压伺服力学实验测试机,选择股骨近端10个点及股骨干2个点作为应变测试点,以10mm/min加载速度,线性载荷连续加载(PMMA组0~1200N、尸体股骨组0~800N),测定各组于最大载荷下各点的应变值、不同载荷下头下沉位移和主压力侧第8号应变片的应变值。结果1200N载荷下PMMA组均在第8号应变片处出现峰值,改良前后的应变值分别平均为(-2744~35)με和(-718±14)με;800N载荷下尸体股骨组均在第8号应变片处出现峰值,改良前后的应变值分别平均为(-2813±38)邺和(-2032±22)μ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载荷下,改良后动态套筒式三翼钉组股骨头下沉位移明显减小。结论改良后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具有更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股骨颈骨折稳定可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