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渤海海效应暴雪云特征的观测分析 收藏

渤海海效应暴雪云特征的观测分析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Clou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hai Sea-effect Snowstorms

作     者:郑怡 高山红 吴增茂 Zheng Yi;Gao Shanhong;Wu Zengmao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出 版 物:《应用气象学报》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4年第25卷第1期

页      面:71-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09 41175044) 

主  题:海效应暴雪 渤海 暴雪云特征 观测分析 

摘      要:利用静止卫星(GMS5,GOES-9,MTSAT)红外数据与CloudSat卫星云剖面雷达数据、NCEP FNL分析资料与常规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发生的12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的演变特征、渤海热力作用与暴雪云团垂直结构及相态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不同生成源地的暴雪云通常在渤海上快速发展,云中多存在水平范围可达100~300 km的密实条状或块状云团,其下对应主要降雪区域;暴雪云生成源地可分为渤海湾及莱州湾附近、渤海中部、辽东湾附近3种,暴雪云在海上移动主要受850 hPa风场影响;渤海暖海面与其上冷空气间的热量、水汽交换形成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导致暴雪云进一步发展;暴雪云发展旺盛时期高度可达4 km,其冰水含量最大值达600 mg·m^(-3)且主要集中在2 km高度附近,平均值可达303 mg·m^(-3),冰粒子有效半径最大值约为120μm,平均值约为91μm。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