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 国家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76
出 版 物:《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4年第30卷第3期
页 面:257-259,270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3-238HSD)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2541192)
摘 要: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诸多疾病的应用治疗上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肝脏是机体内负责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成为药源性组织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包括中药对肝脏细胞的直接损伤、氧化损伤、代谢损伤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上中药的应用以及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借鉴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