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重庆400016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妇产科重庆400030
出 版 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4年第34卷第7期
页 面:934-9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43 81171365) 重庆市卫生局2011年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1-2-044)
摘 要:目的观察131I-CD133mAb在体内外对高表达CD133抗原的Huh-7人肝癌细胞的靶向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并鉴定131I-CD133mAb;流式检测Huh-7和HepG2细胞中CD13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瘤体内CD133的表达;实验设131ICD133mAb与顺铂(cisplatin,DDP)联用组、131I-CD133mAb组、DDP组及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中不同药物处理对肝癌Huh-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计算每组药物的IC50值。成功构建人肝癌Huh-7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1次/2 d给予尾静脉用药,连续2周,每周测量2次小鼠的体质量,测肿瘤的长径、短径。用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比较肿瘤的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31I-CD133mAb抗体标记率为90.25%,放射线化学纯度为97.78%;流式检测Huh-7细胞中CD133的表达为79.53%,明显高于HepG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Huh-7细胞CD133表达明显高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131I-CD133mAb+DDP组的细胞抑制率及体内抑瘤率明显高于131I-CD133mAb组、DDP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131ICD133mAb+DDP在体内体外能有效地抑制高表达CD133抗原的肝癌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