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收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Intracerebral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neonatal rat model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protective effect to injured brain

作     者:张德双 白小红 陈大鹏 母得志 陈娟 ZHANG De-Shuang;BAI Xiao-Hong;CHEN Da-Peng;MU De-Zhi;CHEN Juan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61004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泸州646000 

出 版 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年 卷 期:2014年第16卷第9期

页      面:927-93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凋亡 新生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0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MSCs组,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建模后24 h MSCs组侧脑室注入hUC-MSCs。移植后24、48 h应用TUNEL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移植后1、2、3周应用Longa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行为,免疫荧光观察hUCMSCs的存活、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24、48 h,MSCs组大鼠的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较HIBD组减少(P0.05);移植后2、3周,MSCs组Longa评分低于HIBD组(P0.05);移植后脑组织中可见BrdU阳性细胞;MSCs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阳性表达高于HIBD组及假手术组(P0.05),随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 hUC-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时,早期可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后期存活的hUC-MSCs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并促进内源性神经样细胞的分化,发挥脑保护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